无处不在的 IP 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(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),也就是世界 IP 日。对,这个 IP 就是眼下非常炒得非常火的那个 IP,而不是那个网络地址的 IP。抽象讲也讲不清楚,让我们先举个栗子吧。 前两天刚刚拍出2200万元天价广告费、估值3个亿的网红papi酱,她(的微博)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优质 IP。
等等,知识产权我知道啊,但它跟那个“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”有什么关系?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专家李俊慧对媒体讲,IP是一个生造词汇,网红IP应该是指通过网络快速成名的人的知识产权。
你看,papi酱那些每周一晚准时见的吐槽视频就构成了 IP 的一部分。
IP 最早是从影视圈火起来的。过去中国人拍商业电影电视剧,通常是出价请剧本作家专门写的,但这其实并不是个投资回报比最高的做法,因为制片人和导演觉得好的剧本,观众买不买账基本靠蒙。那么为什么不换一条路,从已经吸引了大量人气、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小说中挑选一部,买下版权,再进行改编呢?
拍《小时代》的郭敬明就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:票房成绩摆在那里,口碑是什么能吃吗。 说穿了,知名作家/剧本作家→优质 IP→优秀剧本 →热卖影视剧的业界逻辑已经OUT了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逻辑:
高人气作品→优质 IP→优秀剧本→热卖影视剧。
对人气、对人气制造出来的粉丝、对粉丝的转化率的渴求,造就了如今大热的 IP 概念,并从影视圈蔓延到游戏圈,以及其他产业,变成了一头看不见、却无处不在的商业巨兽。
IP怎么就突然火了呢 IP能火当然是因为IP值钱了。但为什么是最近一两年里呢?
因素一:生活水平提高了,经济增长趋缓了
比照一下韩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飞升轨迹,就知道生活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趋缓这两大趋势,可以合力将消费主力军“赶”向电影院等娱乐场所。如果人均GDP不发展到4000到6000美元这个阶段,“知识产权”根本得不到重视。如果不是制造业增长遇到瓶颈,那么国家从宏观层面也不会将资源、政策向影视娱乐产业倾斜。
因素二:风投圈看上了 IP
就在这两三年里,中国的实体经济逐步走向微利,投资实体经济变成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。股市的泡沫令资本望而却步,创业项目虽然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浪潮中涌现出一大批,但是好的创业项目毕竟少。2015年下半年起,对 to C 端项目的投资风口开始收紧,资本开始盯上具有巨大变现潜力的 IP,IP的价格也水涨船高。
因素三:IP 价值得到立法层面的重视
随着国家财税相关法规的完善,如今 IP可以正式列入财产计算了。过去不被认为具有“知识含量”的一些文件档案、电子位元等,也成为了“可计价”的财产。
因素四:互联网营销的“渠道突围”
Papi酱的视频也好、咪蒙的软文也罢,这些网红 IP 实质上都做了一件事:内容运营。过去,内容运营的变现渠道要么没有,要么很窄。文字内容在报纸专栏上刊登,稿费低到让“自由撰稿人”无法生存的地步;自制视频基本没有让电视节目的可能。网络冲破了这些限制,让“自媒体”成为一种现象。
因素五:信不信由你,“盗版”产业的繁荣
看起来 IP 与“盗版”彼此互斥,但在 IP 变现的商业逻辑下,“盗版”的繁荣却在一个特殊时期为 IP 神助攻了一把。在这个商业逻辑下,“高人气”是一切的关键;而盗版的繁荣,在国人习惯了在线阅读、收听、观看“免费”的眼下,又是积累高人气的关键。举个栗子。 刘慈欣的《三体》三部曲在得奖前的销量大概不超过100万册,在中国科幻界当然是奇迹,但是比起真正读过其内容的读者数量来说,根本不算什么。大量读过《三体》的读者无疑是盗版读者,是他们让《三体》成为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 IP。 炒 IP 的两种玩法 有人说,既然“盗版”繁荣,大家不付费,那么 IP 怎么变现呢?答案是:通过一整条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来向你收费。
Papi酱的视频你免费看,信了她的广告后上丽人丽妆天猫店购买化妆品,你总得付钱吧。《海贼王》的漫画你看汉化组的翻译,动画你免费看,那么剧场版呢?手游呢?手办呢?林林总总的周边呢?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……的钱包。
那么炒 IP 是怎么个玩法呢?方案一:当然是买、买、买咯!
版权(著作权)在IP大家庭里的变现能力,其实在“粉丝经济”繁荣之前,很早就展现出来了。就说电视剧吧,2008年之前,一集连续剧通常能难卖出上万元的价格,但是现在呢,有一点热度的连续剧,一集就是好几十万。
再举个大家熟悉的栗子。 2007年,苹果花了365万美元,也就是2000多万元,买下“iPhone”商标;而到了2012年,苹果跟深圳唯冠又为“iPad”商标的归属撕了起来,最终,双方达成和解的价格是6000万元。你说这商标的价格涨势,是不是也跟房价有得一拼?
所以我们得到第一条人生经验:买 IP 要趁早!
除了买买买,还有方案二:先投资一批 IP 养着呗,万一哪天火了呢?
不过搞 IP 养殖并不容易。它要求你能挑选出具备跨界传播、深度传播、长效传播潜力的 IP来,并且,你能为这样的 IP“潜力股”提供跨界传播、深度传播、长期传播的服务。“今日头条”这样的营销推广新贵在做的“内容孵化器”,其实就是 IP 养殖。
所以,虽然看上去 IP 养殖比直接买 IP 更“精明”,实际上你如果不能承包下整个 IP “鱼塘”,摸中彩票的概率并不高。
道理讲了辣么多,中小企业该怎么玩IP呢 无论是有钱任性的买 IP,还是漫天撒网的养 IP,都是RMB玩家们的专利。我们不禁要问,中小企业玩家该怎么玩 IP 呢?
答案很简单:养 IP,不过不是养殖的“养”,而是培养、养护的“养”。
不妨先从商标、专利、著作权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产权开始吧。当你为了你的idea在埋头创业、吐血挥汗的时候,别人轻轻松松盗用甚至抢注你的创意,只能大呼:多么痛彻的领悟!
没有保护 IP 的企业就相当于在创业的赛道上裸奔。但是创业团队不懂这一行怎么办?当然是求助第三方、求助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商啦!
所以,又到了喜闻乐见的硬广时间:
爱企网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,无论您是首次申请的IP小白,还是饱受IP困扰的水煮鱼,都有适合您的服务产品。尤其是商标注册服务,客户用了都说好! |